网站首页 中心介绍 新闻动态 心理文库 心理百科 心理测评

网站首页 > 目 > 文章内容
 
仪式的意义及其重建 ——疫情之下我们该如何自我观照
2022/1/10

          自2021年12月9日以来,截至2022年1月8日,西安疫情已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989人。“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座古城曾经是人类文明的中心,如今却被迫关闭了自己的城门,而生活在其中的千万百姓,已经过了16天的居家隔离生活。同属三秦大地上的我们,虽然境遇不同,但在情感和现实层面上都和疫区的民众紧密关联。

       经验和现实表明,居家隔离的成效是显著的,这是每一个人主动放弃自己正常生活的结果,这种自我牺牲首先表现为一种仪式的丧失。婚礼、生日会、节庆活动、旅游、聚餐、散步、遛狗、户外运动、买菜做饭、购物、回家路上的风景、公交上听的歌......我们的生活被仪式填充,这些仪式又生成了生活感。正如我们很少会意识到生活中的仪式无处不在一样,我们也很难觉察到疫情之下仪式的被阻断,也就难以消解自身的焦虑和无力,当然更难进行仪式的重新建构和赋予。

仪式及其意义

       关于仪式,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对此的研究汗牛充栋。本文只从广义的心理学视角下去探讨仪式是什么,以及其对个人和群体的意义。从词源学上看,rite有计算、仔细观察的含义,置于个体生命之中——如成年礼(rite of passage),往往标志着个人生活中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这一含义。其实这个简单的词源学分析,已经可以让我们窥见仪式的本质,那就是,仪式是时间长河的中的渡口和锚点,对于个人和群体而言都是如此。

       心理学的一些具体研究也揭示了仪式的积极意义。有研究表明,模式互动(如晚餐、 假期活动等)、家庭传统(如庆祝生日、家庭团聚等)和家庭庆典(如传统节日团聚等)这三类家庭仪式,对于子辈和长辈的主观幸福感有积极意义[1]。另有研究表明,仪式动作直接增强个体的控制感,象征意义通过积极情绪间接增强个体的控制感 [2]。但是这些研究往往重在揭示而不是解释,而如果启用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的理论,对于仪式的本质或许会有更好的理解。

      精神分析理论对于个人和群体层面的仪式的意义都有专门的论述。以丧失为例,这里的丧失,不仅仅指失去亲人,还包含失去某种可能性以及习惯,或者身体的损害[3]。在精神分析看来,仪式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完成了与丧失对象的分离,使个体的感情得以锚定,这也是精神分析的治疗逻辑。但是精神分析因为其理论特性往往偏向治疗取向,有些消极,而且并没有回答为什么需要通过仪式来进行感情的锚定。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到对于仪式的词源学考察中提到的时间的秘密。

      时间是世界上最莫测的存在,它的一大特征就是我们只能通过空间化去把握它。所谓时间的长短、快慢、时间长河等表达,抑或绳结记事、沙漏等度量方式,都是一种空间化的转译。我们没法直达时间。所以,仪式也是对时间的空间化。而与此同时,我们的纯粹主观世界是没有时空维度的,所以更需要仪式,需要确认。个人和群体的每一次仪式活动都是为了在时间长河中开辟渡口,为了确认自身的存在。

      有意思的是,我们既定义着时间,时间也定义着我们。时间既是“敌人”,也是母体。说是“敌人”,是因为对时间的觉察意味着死亡的显现,说是母体,是因为我们在时间中存在。相应的,仪式既是为了标识时间也是为了遮蔽时间。更进一步,仪式既定义了自我,也遮蔽着自我。所以才会有仪式的难以觉察,才会有我们被时间洪流裹挟着走,失却了对生活的体验和对生命的觉察,而活在当下须有面对时间的勇气,面对自身存在之有限性的勇气。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向死而生的概念,奥秘就在于此。至此,仪式显露出了具有内生力的积极意义,一种存在主义的积极意义。

仪式的阻断与重新赋予

      仪式是如此的重要,而疫情导致的生命活动的受限,即是仪式的阻断。仪式的被阻断随之而来的就是焦虑,仪式的遮蔽功能被削弱,自我在时间长河中的锚点消失了,所以我们才会焦虑。所有的焦虑背后都是存在性焦虑,因为时间之流被显现于眼前,我们的存在被前所未有地暴露。但是正如上文所说,我们因为仪式的遮蔽,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又因为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仪式作为自我定义和保护的价值。这导致我们既不自知地放弃了自我定义的权利,也失去了面对自身存在的勇气。所以才会有仪式被阻断的难以察觉,以及赤身面对自我存在的无力感。

      在理解了仪式的本质及其意义之后,在理解了疫情下焦虑和无力的来源之后,我们就可以启用对仪式的存在意义上的理解。一方面,直面仪式被阻断之后的自身存在,将其视为一次面对自我的机会,从而获得存在性的勇气,向死而生。另一方面,赋予新的生活仪式,从而提高我们的控制感和幸福感。

      具体来说,疫情之下面对不同程度的受限和风险。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觉察。这里的觉察不是被动的觉察,区分被动与否要看我们是否情绪化,被动的感知往往首先引发的是情绪化反应,我们会愤怒,会焦虑。上文提到,这种觉察不易,因为我们都是虚浮在时间之流之上的,一方面我们要觉察生活的哪些方面被改变了,另一方面我们要觉察哪些方面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了我们新的生活仪式,比如出门戴口罩、进出扫码已经成为了新的仪式行为,而主动觉察并将其纳入到我们的仪式体系里面,我们就能更好地接纳和度量新生活。

       其次,我们要进行评估。评估自己处在什么样的境地,原有的仪式体系又受到了多大程度上的阻断。所处地区的风险等级、一码通的颜色、不同的防疫要求(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等)都是影响评估的因素。总的来说,就是评估我们在这个防疫系统里面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需要遵守什么样的要求,不同的要求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评估主要是为了避免夸大,因为网络信息的通达很容易让我们不知不觉中对他人有更多的感同身受,以致于彼此不分,情绪搅和成一团。

       最后,我们要重新建构仪式体系。以觉察和评估为前提,我们最后要做的就是重新赋予生活以仪式,一方面把那些已经渗透到生活当中的事件赋予其对于个人生活的仪式化意义,一方面我们要创设新的仪式,以消除旧的仪式被阻断之后的焦虑。用新的度量工具取代旧的,获得对生活和自我的控制感。

      这一系列的动作,并不是被动的应对,因为说到底我们面对的只是自己,“自己”的显现又是因为疫情导致的不同意义上的独处(仪式的遮蔽被去掉之后的独处,不是现实意义上的独处)。正因如此,疫情下的自我观照本质上是一种直面自身存在、感悟生活以及仪式本质的机会。而如果拥有了这份洞察,无论处境如何,我们都可以更加从容地度量自己的生命,体察生活。


参考文献:

[1]吴明证,李阳等. (2021). 家庭仪式与大学生幸福感的关系:社会联结与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

[2]尹可丽等. (2022). 仪式动作、象征意义和积极情绪增强控制感:双路径机制. 心理学报.

[3]贾晓明. (2005). 从民间祭奠到精神分析-关于丧失后哀伤的过程.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作者:石莹波,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中心专职心理教师。



Copyright © 2012-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版权所有 [进入管理]
联系电话:0917-3566251; | Email:bwl_xljk@163.com| 地址:新校区15#公寓楼一楼西侧1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