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乐疗法概述
早在四千多年前, 古埃及人在尼罗河边请来巫医用婉转甜柔的歌声为难产妇女催产, 他们坚信:音乐是心理的医生。我国两千多年前 , 中国乐坛《乐记》言道 :“凡音之起 , 由人心生也。”音乐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礼物 , 也是人们心灵跳动的声音。音乐既是一种艺术 , 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音乐娱神悦性 , 宣调气血 , 自古以来就是治病的良方。
音乐疗法就是运用音乐的艺术手段所进行的心理的、生理的和社会活动治疗 , 也是一种康复、保健、教育的活动。音乐疗法适用范围广泛 , 它包括医疗性的、发展障碍儿童的音乐治疗以及身心康复的音乐治疗。1944 年, 密执安州组织了第一个音乐治疗学会, 1946 年又在堪萨斯州国立大学开设音乐疗法的专科。于是, 世界各国纷纷仿效, 澳大利亚1959 年有了音乐疗法机构, 1969~ 1970 年间, 德、法、丹麦、芬兰等国也相继成立了音乐疗法组织。音乐能够治疗多种疾病,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音乐疗法并不是通过人的理性而发挥作用的。音乐崇尚的是一种感性情绪的作用 , 而不是理性的智力、判断和推理活动。音乐通过人的感情中枢的变化来引起人的生理、心理的变化 , 达到治疗的目的。
音乐何以能够治病 ?
科学家们用先进的实验方法测出 , 人体皮肤表面的细胞都在做微小的振动 , 这种微小的振动简称“微振”。实际上 , 人体全身所有的细胞都在做这样的“微振”, 心脏、大脑、胃肠等处细胞的这种微振更为突出。在大脑皮层的统一指挥下 , 周身所有细胞都在按一定节奏作微振运动 , 合成一个非常协调的全身细胞大合唱。当一定节奏的音乐作用于人体时 , 如果这首音乐的节奏和人体生理上的“微振”节拍合拍时 , 两者便发生了共振 , 体内的微振加强 , 导致人体产生快感 , 音乐则是带来这种快感的媒介。当身体机能失调后 , 体内微振也就处于不正常状态。这时我们科学地选择某一音乐 , 有意识地借助音乐的力量 , 调整体内微振活动 , 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 , 以治愈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人体内有一百多种生理活动具有音乐的旋律, 而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能量, 不同速度、旋律、音色和音调, 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成为复合的听觉信息, 经过耳蜗管, 由听觉细胞将信息通过神经冲动传到大脑, 从而产生知觉上与情感上的共鸣, 使器官协调, 或使相应的器官兴奋或抑制。同时, 生理心理学家芬恩指出:“实验表明, 大多数人用右脑来欣赏美妙的音乐。”这是因为大脑皮质右侧颞叶有音乐活动中枢存在, 轻松欢乐的音乐声波通过此中枢, 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激素、酶、乙酰胆硷等活性物质, 兴奋神经细胞, 调节血流量, 改善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等系统功能, 容易使人的生理节律和心理平衡达到正常。 在音乐治疗中, 美妙的音乐为什么能给患者带来各式各样的体验呢?为什么一首乐曲能使人浮想联翩, 产生五彩缤纷的感觉呢?
这需要了解心理学的联觉一词。所谓联觉, 是一种知觉经验类型, 是指某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最常见的联觉是视听联觉。例如, 当听到低音时会使人产生深色的感觉, 听到高音时会产生浅色的感觉。另外,看到暖色光(红色、紫色) 时, 也会使人心情振奋; 与此相反, 当人们看到冷色光(绿色、蓝色) 时, 有稳定情绪的作用; 而轻柔、节奏缓慢的乐曲, 会产生明显的镇静作用。音乐疗法正是运用联觉的特点, 通过神经与听觉之间的联觉关系, 产生概念, 进而形成联想, 展现五彩缤纷的世界。也就是说, 作曲家将客观事物的形象转化为音乐, 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 而音乐的接受者则是把听觉得到的音响再转化回到视觉形象(客观事物形象) 中去。这种联系成果对疾病的治疗和心身健康起着积极作用。当然,联系的广度和深度与音乐接受者本人的学识、经历、见识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 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手术时或手术后,能用音乐治疗来减轻疼痛。如用音乐代替药物麻醉, 进行拔牙手术,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根据美国加德纳等的报告: 本来需用氧化亚氮麻醉或局部麻醉的牙科手术病人, 在音乐治疗与杂音适当组合的作用下, 其中65% 的病人疼痛完全消失。他们的做法是: 让病人戴上耳机, 使他能通过耳机听到立体声音乐。牙科手术开始后, 病人可以通过耳机听到瀑布似的杂音。当觉得疼痛时, 就把音量调大, 让音乐掩盖使人不安的钻牙声, 病人为了听清被杂音干扰的美妙音乐, 必须全神贯注, 他的注意力也转移了, 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这种镇痛作用, 是脑干网状系统和丘脑中听觉和痛觉系统相互抑制的结果。
我国传统中医也有五音疗疾记载。阴阳五行理论, 古代的五声音阶与五行相应, 因此音乐治疗的研究也离不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理论。《灵枢·邪客》曰:“天有五音, 人有五脏; 天有六律, 人有六腑。此人之与天地相应也。”五音亦称五声, 是我国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 将其分别与五脏对应, 得出“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的五音疗法。__《金峨山房医话》作者将五音疗疾的作用归纳为: 宫音悠扬谐合, 助脾健运, 旺盛食欲; 商音铿锵肃劲,善制燥怒, 使人安宁; 角音通畅平和, 善消忧郁, 助人入眠; 徵音抑扬顿挫, 通调血脉, 抖擞精神; 羽音柔和透彻, 发人遐思, 启迪心灵。因此, 运用五音治疗, 就要充分考虑五行、五脏、五音之间的内在的客观联系。如春时木气旺盛, 选用属木的角音养肝、疗肝; 夏时火盛, 选属火的徵音养心、疗心; 秋季金气旺盛, 选属金的商音养肺、疗肺; 长夏属土, 宜选宫音通于脾; 冬季属水, 宜选羽音通于肾。如《内经》云“脾在声为歌”; 故《盯仙活人心》指出:“夜食多则脾不磨, 脾好音乐, 才闻即磨矣。”说明音乐之声, 可以推动脾胃的运化功能, 帮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根据《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五形人的不同特点, 与五声音节对应, 土形人选宫音, 金形人选商音, 木形人选角音, 火形人选徵音, 水形人选羽音,对调整心理状态有较强的作用。再则, 将五行相克的理论应用于音乐治疗, 施乐原则为: 怒伤肝, 悲胜怒而选角调; 喜伤心, 恐胜喜而选羽调; 忧伤肝, 喜胜忧而选徵调; 恐伤肾, 思胜恐而选宫调。我国古代文献资料中, 用音乐疗法治疗疾病的记载颇多。《幼科发挥》中记载: 汪元津幼子, 因伤食病虐, 七日发搐, 肝风内动, 又兼喜睡。药饵治之, 未得显效。几天后, 医者令其家中平日相与嬉戏者, 取其小鼓小钹之物, 在房中床前, 唱舞以娱之, 未半日目开而平复也, 凡十日而安。
音乐在治疗疾病上有良好的效应, 同时在防病保健养生中, 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据《欧阳文忠集》记载, 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一生中就与抚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总结自己的养生经验时说:“吾尝有幽忧之疾, 而闲居不能治也, 既而学琴与孙友道滋, 受宫音数引, 久而乐之, 不知疾之在体也。”中医认为, 忧思伤脾, 而宫动脾, 欧阳修取宫音之温舒、长、下之特点, 以疏发幽忧之情, 其作用在于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处于移神、疏泄、生乐的过程中, 自然有益于身心。这是我国古代用音乐进行心身保健和心理治疗的一个极好的例证。
音乐疗法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1、音乐疗法不同于其他常规的心理疗法。常规的心理治疗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介 , 而音乐疗法主要以音乐为媒介。常规的心理治疗通过纠正头脑里的不正确观念来达到改变不良情绪的目的 , 而音乐疗法则是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来改变人的精神状态 , 进而改变人的思想认识 ,或引起人的身心变化。
2、在临床心理学上 , 音乐心理治疗已作为一个独立的治疗手段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实践证明 , 音乐可以治疗神经症、身心疾病及精神病 ,还可以治疗偏瘫 , 训练弱智儿童 , 治疗儿童孤独症 , 减缓老年人智力的衰退 , 减轻孤独感 , 预防退休综合症等。
3、音乐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的桥梁。当疾病使人与外界的正常联系减少 , 产生孤独感的时候 , 音乐是弥补这种情感需要的一种良好的手段。音乐活动为患者提供了一个通过音乐和语言交流来表达、宣泄内心情感的机会。患者在相互的情感交流中相互支持、理解和同情 , 使患者的各种心理和情感的困扰得到缓解。患者在音乐活动中获得了自我表现和成功感的机会 , 从而增加了自信心 , 恢复了心理健康。
4、音乐活动具有心理自助的作用。当一个人处于悲伤、不满、压抑、痛苦中时 , 利用音乐可以让人的情绪得到发散,解开心中的情结,从而抒发情志,净化心灵 , 达到心理自助的目的。音乐中的情绪发散是无意识的 , 不知不觉的。
5、音乐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 可以训练个人的社会合作、协同能力。心理辅导者通过组织各种音乐活动 , 如合唱、乐器合奏、舞蹈等等 , 为被辅导者提供一个安全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 , 让他们逐渐地恢复和保持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被辅导者在音乐活动中学习和提高他们的人际能力 , 语言能力 , 正确的社会行为 , 行为的自我克制能力 , 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 并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评价。
6、现代神经生理学家研究指出 , 音乐对神经结构特别是对大脑皮层有直接影响。不同乐器作用于人的器官 , 所用乐曲的旋律、速度、音调不同 , 可分别使人产生镇静安定、轻松愉快、活跃兴奋等不同作用 , 从而能调节情绪 , 稳定内环境 , 达到镇痛、降压、催眠等效果。
7、音乐治疗能够对患者混乱无序的身心起到调节作用。音乐的次序和结构 , 特别是节奏因素会帮助一个人重新组织自己对外在世界的感知。一些儿童甚至很多成年人的内部世界常常是迷惑混乱的 , 音乐有序的结构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体验 , 可以帮助他们从混乱中解放出来。音乐疗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音乐疗法强调 , 音乐治疗是一个科学的系统治疗过程 ,其中包括各种不同方法和理论流派的应用 , 音乐治疗过程必须包括有音乐、被治疗者和训练有素的音乐治疗师这三个要素 , 三者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称之为音乐疗法。广义的音乐疗法除上述涵义之外 , 还包括运用一切与音乐有关的活动形式作为心理疏导手段 , 如听、唱、器乐演奏、音乐创作、即兴表演、舞蹈等各种活动 , 这些活动可以没有治疗师的参与 , 是一种自娱、自助、自疗的心理保健方式。本文所讨论的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讲的音乐疗法 , 主要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为目的 , 借助音乐教育和校园音乐活动 , 由心理辅导教师利用音乐治疗的原理对学生进行个别的或团体的心理辅导活动 , 并在事先制定音乐疗法的实施计划。
二、音乐疗法的作用
音乐疗法是心理辅导的重要手段 , 对于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心理疾病 ,调适学生的不良情绪及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 , 消除人际适应障碍 ,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 对于开发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 , 具有重要的作用。
1、音乐疗法适用于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症状。临床心理学研究表明 , 音乐疗法的主要适用对象有四个类型 : (1) 在身心机能方面有发展障碍的儿童或青少年 , 如自闭症、弱智、多动症等儿童。(2) 在语言、情绪交流等方面有不适应表现的心理患者。如人际关系不适应、社交恐怖症、缄默症、学校恐怖症等等。(3) 情绪有障碍者 , 如失恋 , 攻击情感 , 莫名其妙的不安 , 因感到不安而产生的失眠、压抑、惊恐等等。 (4)某些有人格障碍或有退化倾向的人及老年痴呆症患者。
而我们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老师都清楚 , 上述第一类型所列问题主要是中小学学生中较为常见的症状。这类患者经常产生个体不适应问题 ,学习困难问题 , 心理辅导老师可运用音乐疗法对这些儿童进行身心机能、神经机能的康复训练。第二类型中的社交恐怖症、学校恐怖症、人际关系适应障碍 , 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一般应用“音乐对话”的技术 , 即通过音乐艺术表现手段 , 表现不能言传的内心情感 , 这种情感包括协调、对立、竞争、嫉妒、爱和恨等。具体的方法是逐渐让患者从音乐表现向语言表现过渡。至于第三类型中的失恋、攻击情感、失眠、压抑、惊恐等更是在高校中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普遍症状。音乐疗法可以让他们感情发散 , 神经和情绪趋于镇静。治疗目标是使个体的情感走向合理化 , 使个体和周围环境相适应。
2、音乐疗法有助于调适不良情绪 , 培养健康情感。现代神经生理学家研究指出 , 音乐对神经结构 , 特别是对大脑皮层有直接影响。不同乐器作用于人的器官 , 所用乐曲的旋律、速度和音调不同 , 可分别使人产生镇静安定、轻松愉快、活跃兴奋等不同作用 , 从而调节情绪 , 稳定内环境 , 达到排忧、镇痛、降压、催眠等效果。例如 , 对情感忧郁、沮丧、精神萎靡的学生 , 可选用情调欢乐、节奏明快、旋律流畅且音色优美的乐曲 , 如《喜洋洋》、《步步高》、《欢乐的天山》、《金蛇狂舞》、《采茶扑蝶》、《苹果飘香的时候》、《莫愁呵莫愁》等。对情绪不安、焦虑烦闷的学生 , 可选用情调悠然、节奏徐缓、旋律清逸、风格娟秀的古琴、小提琴协奏曲 , 如《烛影摇曲》、《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苏行》、《江南好》及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楼台会”,“化蝶”等曲段。对睡眠障碍的学生 ,可选用莫扎特的《催眠曲》, 或门德彪西的钢琴协奏曲《梦》。音乐是一种流动的景观 , 悦耳的乐音构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 在节奏与旋律的交替组合中使音乐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 , 正像贝多芬在致贝蒂娜的书信中所言 : “音乐不应该使人落泪 , 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 ……谁能渗透我的音乐涵义 , 谁便能超脱常人难以振拔的苦难”。
音乐能促使人的情感的蠕动和心灵的嬗变 , 能十分快捷而有效地激起人们类似的心理和生理的运动 , 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反应和机体效应。在校学生尤其是中学生的情绪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 且不善于调节 , 因而容易引发各种情绪困扰 , 甚至导致心理疾患、自杀或犯罪。因此 , 在学校心理辅导中 , 利用音乐疗法 , 加强学生的情绪调适是十分重要的。
3、音乐疗法有助于消除人际障碍 , 促进患者自我表达。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 ,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具有表达障碍和心理困扰的青少年 ,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自我表达障碍和自我评价的低下 , 他们不能够正确地接受自己 , 也不能成功地与其外部世界建立正确的联系 , 因而表现出人际关系适应障碍 , 采用音乐疗法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音乐可以成为一个人的自我表达的媒介 , 成为丰富自我情感和促进自我成长的途径。特别是在集体的音乐活动这种无威胁的、安全的人际环境中 , 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的语言因素 (歌词) 和非语言因素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意念和思想。在音乐治疗中使用的各种音乐活动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学生 , 使他们可以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成功感的体验 , 而这种成功感的体验对于一个人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和自我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4、音乐疗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音乐活动通常是集体参与的活动 , 这种共同的活动过程又常常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密的合作关系 , 并进一步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因为音乐的本质要求参加者的密切配合和精确的合作 , 任何合作上的失误或失败都会马上导致音乐效果的不和谐与失败 , 而且这种不和谐与失败会立即反馈给每一个参加者的耳朵 , 造成听觉、心理、甚至生理上的不快感 , 因此音乐本身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强迫所有参加者进行完全的合作 , 并迫使人们控制可能破坏音乐和谐的任何自我冲动和不良个性表现 , 因此 , 参加者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和相处的能力和 技巧 , 这种在音乐中的合作能力最终会泛化和迁移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另外 , 音乐的魅力和愉悦性也会吸引那些社会性退缩的学生参与到音乐的社会活动中去,从而改变其自我封闭状态。
5、音乐疗法有助于开发创新思维 , 培养创新能力。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科学的逻辑思维 ; 一是通过艺术的形象思维。脑生理科学告诉我们 , 人脑是由左右两半球组成 ,大脑两半球在功能上的不对称是人脑结构和认知的主要特征。左脑是理性与计算之脑 , 主要起语言、逻辑、数学和次序作用 ; 右脑是感性与艺术之脑 , 主要起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 , 即创造性活动。就我们的教育以及人们关注的重点来说 , 主要是在发展人的左脑功能 , 这就产生了很多弊端 : 只能使用不到 1 %的脑力;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 身体加快衰老 , 并易患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 使人认知不够全面、深入 , 判断无法顾及整体形势 ; 过分执着个人成败、得失、祸福 ; 创意少 , 忽视宇宙力量的大智慧。所以现在人们开始重视右脑功能的开发 , 而音乐活动是开发右脑的最佳途径 , 它不仅可以减轻左脑负担 , 延缓衰老 , 预防和治疗因过度使用左脑而导致的各种身心疾病 , 而且对于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巨大的潜在作用。
三、音乐疗法具体实施
1、要充分认识音乐疗法、音乐心理辅导中的重要意义 , 制定切实可行的音乐教学计划 , 牢固树立音乐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的观点。在团队活动中要精心选取符合辅导主题的曲目。要力求保证音响器材顺畅工作。培训者自己要领悟音乐辅导的意义,而且要对辅导曲目反复品赏,要真正悟透所选曲目的内涵。
2、要大力开展校园音乐文化活动 , 努力营造音乐教育和音乐活动的浓厚氛围。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 , 鼓励学生参与演唱、演奏、合唱、小品等各种表演活动。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 , 加强学校音乐活动的开展 , 使课外音乐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 形式更加多样 , 真正把音乐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3、做好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 ,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 提高教师从事心理辅导的能力 , 尽快适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可聘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 , 面向全体教师讲授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各种心理疗法包括音乐疗法的基本原理。学校可以抽调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或热心于学校心理教育的音乐教师到高等院校心理学系进行系统学习 ,接受较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 , 使之掌握更高层次的心理辅导理论和技术 , 以适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4、开办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装修一、两间专门的房屋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室 , 面积以 40~50 平方米为宜。室内布置按音乐治疗室的标准设计。可以一房多用 ,既可以做音乐治疗室 , 又可以做心理咨询室 , 也可以用于团体心理辅导。室内要求干净整洁 , 无噪音 , 墙壁和窗帘色彩柔和 , 没有复杂的图案。箱式橱柜中放小型乐器 , 包括晃动、摇动乐器 ,如沙铃等 ; 打击乐器 , 如鼓、木琴、水杯、编钟等 ; 按键类乐器 , 如钢琴、电子琴等 ; 吹奏类乐器 , 如口琴、笛子、萨克司管等 ; 弹弦类乐器 ,如古筝、古琴、吉他等 ; 拉奏类乐器 , 如小提琴、二胡等。
四、注意事项
1、对音乐领悟不透者不宜利用音乐开展心理辅导。如果你的音乐选曲不当,或者播放时机把握不当,不但不会起到增效的作用,反而有可能影响辅导的效果甚至阻碍辅导的成功。
2、要适当考虑辅导者的音乐能力。最好一个内容选几个曲目,让这辅导者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增加了被辅导者的自我控制感,他们的接受效果就要好一些。
3、要可虑音量、音效问题。总的要求是悦耳舒适,符合营造的情境和被辅导者的心理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