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在移动互联的时代,我们平均一天打开手机密码的次数是80次。无论在干什么,心思很容易就跑到了手机上,本来想在手机上找个东西,一旦打开它就会迅速地被别的信息所吸引,并且常常忘了自己本来是要干什么的。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我们更应该管理能量,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他认为,人的能量和精力主要来自4个源泉——身体、情绪、思想和精神。并且每天的能量有固定的量,就这么多,消耗在这里了就不能用在那里了。
看看各位职场达人有没有这样的极端时刻:因为压力大,工作忙,没时间锻炼,焦虑、失眠,整个人,就像一个骷髅战士一样,骨头还站着,灵魂已经死了。就知道拼杀,甚至忘记了为什么在拼杀。白天不来两大杯咖啡,根本盯不下来,晚上不吃两片助眠药,不到三四点绝对睡不着。
开个会,刚20分钟,脑子就不在了,别人说的话,左耳朵怎么进的,右耳朵就怎么出去。回到家,想娱乐放松一下,可是心里总想着工作,最后,所谓的“休息”,也是毫无质量。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时,本来应该是非常开心的生活的一部分,但体会道德都是巨大的负担,回到家除了往床上一躺,哪儿都不想去。
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这两人共写的《精力管理》, 英文名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意思是“全情投入的力量”。“全情投入”就是这本书的一个核心主张,也就是四个字“活在当下”,听起来,很简单,能做到,太难了。
想要做到“全情投入”,这本书告诉我们,你需要从体能和情绪两个方面着手。比如改善体能,你可以经常调整呼吸,少吃甜食,坚持做力量训练;比如优化情绪,你可以尝试着付出更多耐心,敢于接受挑战,等等,总之,所有“做什么”的问题,你都可以在《精力管理》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一句话理解精力管理:该干活儿干活儿,该玩儿玩儿。
第一,做到张弛有度:工作的时候,只想工作;休息的时候,彻底休息;
第二,突破惯常极限:就像练肌肉,每次都练到“再也没法多做一下”;
第三,建立仪式习惯:21天养成一个习惯,用习惯对抗精力消耗。与其浪费精力纠结在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上,还不如集中能量就去做。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奉行“无一例外”原则。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过一段话:清晨五点起床、晚上十点之前就寝,这样一种朴素而规则的生活宣告开始。一日之中,身体机能最为活跃的时间因人而异,在我,是清晨的几小时。在这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随后的时间或是用于运动,或是处理杂务,打理那些不需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日暮时分便优哉游哉,不再继续工作。或是读书,或是听音乐,放松精神,尽量早点就寝。我大体依照这个模式度日,直至今天。拜其所赐,这二十来年工作顺利,效率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