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中心介绍 新闻动态 心理文库 心理百科 心理测评

网站首页 > 目 > 文章内容
 
俞敏洪:一个自卑的人如何拥有自信?
2019/11/21

        大家或许都认为自卑和自信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一个自卑的人通常没有自信,一个自信的人,又像是不会自卑。但是,其实只有一个从自卑走向自信的人,才会拥有真正的自信。

  我们生活中会碰到一种人,他们从小到大没有经受过任何的挫折,一直很聪明,成绩很好,才华出众。这样的人一般都会表现得非常自信。如果这样的人一辈子都有才艺有能力,也没有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当然很幸福。

  但是,其实大多数人不可能一直这样,不管你是天才还是全能,都一定会在未来的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挫折。当这些人遇到挫折时,大部分的人就会开始变得很颓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社会不公,变得怨天尤人,仿佛原来整个世界的阳光都是他的,但现在是一片黑暗。这样的人到最后,极有可能因为没法面对现实中的问题,慢慢地进入抑郁、痛苦、绝望的状态。

  我真的看到过一些这样的人,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但等到步入社会、走向中年后,发现自己人生处处是困境,最后就陷入了颓废和忧郁,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为少年时的自负和自傲,其实是一种表面现象,只不过是因为年少时成功来得太容易而产生的一种错觉。我把这种自负叫做“虚假的自信”,它不是真正的自信。

  我曾经打过比方,一个自信的人假如说他是100分的话,他会给自己打在90分到105分之间;一个自卑的人可能自己明明有90分,但是只给自己打60分;那一个自负的人是什么?就是明明自己只有90分,却给自己打了190分。

  讲到这里,我们先来界定一下“自信”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认为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有了深刻了解,并且经历了世事风云以后,能够清楚地明白自己能否应付社会上的各种风云变幻和人生中的艰难困苦,同时也能够深切理解自己内心,并且把能力用到恰当地方的一种人生态度。

  我们接着说一下自负的反面:自卑。自卑是什么概念?自卑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才能也没有。我自己曾经是一个自卑过的人,所以我对自卑有比较深切的感受。

  我在进了北大以后,发现周围的同学不论是从学习上,还是文艺、体育上,甚至是交女朋友上,样样都比我强,因此我在北大的学习过程中面对的是无穷无尽的压力,这种压力还没法缓解。不管我怎么努力,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上课的时候老师用英文讲的东西我听不明白,体育方面也一无是处,再加上我又有农村背景。原来我在农村的时候,从来没有体会过这种自卑,因为周围都是农村孩子,但是到了北大以后,周围都是大学教授的女儿、政府领导的儿子,要不就是什么名牌中学毕业的高材生,高考分数也都考得比我高。当你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不自觉地就产生了自卑。

  自卑的表现形式,就是自己会变得束手束脚,明明有自己的观点,但不愿意也不敢表达,本来某件事情你能做好,结果你也不敢去做了,因为你怕万一做错了别人会嘲笑你。所以自卑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非常的敏感,别人说什么你都觉得好像在针对你,别人善意的打趣,你也觉得是恶意的嘲笑。这种自卑发展到极端情况,甚至会让人产生极端行为。

  所以,从自卑走向自信,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解决起来方法并不复杂。

  我是怎么解决的?其实,我就做了两件事,第一个是自我思想解放。所谓的思想解放,其实就是“我不跟你们比了”,因为自卑的根源就是总和别人比较,当你意识到“我就是我,我跟别人不一样”的时候,你就不会跟别人比成绩、才能和其他东西,自卑的感觉就会慢慢减少。

  第二个要做的就是建立自信的支撑点。所谓建立自信的支撑点,就是你要在某个方面慢慢地做到跟别人一样好,甚至比别人更好。

  比如说我在北大的时候,最后两年我就拼命背单词,结果背到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的词汇量已经是全班第一了,有同学来问我单词,我就跟他们解释这个单词的词义,不用查字典,同学们就开始用一种赞赏的眼光看我,我就这么建立了一点自信。第二就是,我在北大读了大量的书,以至于在知识积累方面,不会比我的同学差到哪去。第三个是,我一直坚持写东西,大三大四的时候就有一些诗歌散文在报刊上发表。尽管我不管是在英语学习、英文原著阅读、还是对某个领域的深入研究上,比我的同学还差很多,但是我已经建立了某个自信点。

  大学毕业后,我又开发了一些其它的才能,比如说教书的才能,做了新东方之后,发现自己有领导、管理才能等等。这些加起来,就把我从一个自卑的人慢慢地转回到一个自信的人。因为经历过自卑,因为经受过打击和挫折,最后你才会变得理性自信。

  自从我变得自信以后,即使现在我对某些领域依旧感到一无所能,但是因为我知道我行在什么地方,所以我一直能保持自信。自信带来了我做事情的乐观态度,和对前景更加积极的判断。

  所以,希望自卑的同学能够走向自信,希望自信的同学能够保持自信,希望自负的同学能够真正回到经得起打击的自信状态,这样的话,人生就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老俞闲话


Copyright © 2012-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版权所有 [进入管理]
联系电话:0917-3566251; | Email:bwl_xljk@163.com| 地址:新校区15#公寓楼一楼西侧101室